<ul id="oigyo"></ul>
  • <kbd id="oigyo"><pre id="oigyo"></pre></kbd>
    <samp id="oigyo"></samp>
    <th id="oigyo"></th>
    <kbd id="oigyo"><pre id="oigyo"></pre></kbd>
    <th id="oigyo"></th>

    求真務實強導向  清風正氣撲面來

    ——四平“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系列報道之十


    來源:吉林日報 發布時間:2021-08-13 閱讀次數:57585
    X
    分享到 - 微信

    發展中的四平。 李剛航拍


    四平市政務大廳工作人員正在給群眾辦理業務。齊廣財攝(資料圖片)


    四平戰役紀念館建于1958年,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全國三十條紅色旅游精品線第二十六條的第一站。王紀佳攝(資料圖片)


    四平南河風光 。李剛 航拍


    作風建設,關乎黨的形象,關乎民心向背。去年以來,四平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抓好思想引領、培樹優良作風、激勵干事擔當、強化用人導向、堅持獎懲并舉,清風正氣撲面而來。


    抓好思想引領—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四平市堅持從思想抓起、改起,用黨的創新理論、制度規定、優良傳統武裝頭腦,以黨員干部觀念大轉變,促進工作作風大提升。


    持續抓好教育培訓,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全面落實四平市《2020—2022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意見》,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等,舉辦市管干部專題培訓班19期。認真落實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市級主要領導帶頭上講臺,50余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及時跟進,在市級黨干校主體班次進行授課。


    堅持黨史學習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發揮各級黨組(黨委)經常性教育主陣地作用,建立“周學習日”制度,市縣機關單位每周固定半天開展集中學習,全年學習次數不少于30次。采取理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輔導和交流,并用測試方式檢驗學習成效。拍攝“走進四平”戰役紀念館微黨課、制作“四戰四平”專題網課,在四平干部教育網絡學苑上供全市干部學習參考。舉辦“紅色引領、思想鑄魂”暨“四戰四平”史黨性教育專題研修班113期,培訓1.8萬人,其中,縣處級干部實現全覆蓋。成立“四戰四平”史宣講團、模范人物宣講團、市直機關宣講團和“五老”宣講團,開展“誦讀先輩手書、緬懷革命英烈”等主題活動。


    統籌紅色資源,豐富傳承載體。成立了四平干部學院、“四戰四平”史研究基地和革命歷史教育中心,提煉“聽黨指揮、敢于勝利、植根人民、一往無前”的“四戰四平”精神。編制《四平市紅色旅游發展規劃(2021-2035年)》,培育形成“一圈三角三線一網”,即“1331”紅色旅游市場,打造全國紅色地標城市。做好紅色基地建設和紅色教育培訓兩篇文章,委托魯迅美術學院對四平市紅色資源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正在對四平戰役紀念館等10處紅色教學點進行改造升級。開發“六位一體”課程體系,擬定1-5天5套系列培訓方案,充分發揮長平一體化平臺作用,長春市已將今年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點放在了四平,長春赴四平培訓人數將達7萬人。


    培樹優良作風—


    推進重點任務落實


    堅持將“嚴新細實”、實事求是作風融入做決策、辦事情、謀發展全過程,強化實干實效,確保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緊盯“四個一定要”抓落實,切實將“兩個維護”體現在行動上、工作上、結果上。深入推進黑土地保護,制定《關于推進四平市黑土地保護綜合利用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擴大“梨樹模式”推廣面積,目前,已建立鄉級示范基地111個、村級示范基地1000個。探索農業合作化道路,開展示范創建、服務提升、合作聯合等“八大行動”。目前,全市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分別發展到7996個、4192個。打造“糧食銀行”,破解經營主體征信低、融資難、收儲難等問題。


    強化問題導向抓落實。破解產業競爭力不強問題,圍繞融入全省“一主六雙”產業布局做大做強“八大重點產業”,全力抓實能夠補鏈延鏈強鏈的夠格夠個大項目;破解營商環境不優問題,主動對標上海、深圳等營商環境先進地區和營商環境評估18項指標,學經驗、找差距、明方向,進一步找準了四平營商環境的優勢、短板和潛力所在;破解長平一體化協調發展問題,推動長平一體化協同發展列入省“十四五”規劃,進行5次對接商洽,簽訂產業合作框架協議,制定了具體合作方案,明確了24個重點合作事項;破解部門工作質量不高問題,持續推進市直單位各項工作爭先進位,每個部門每年集中解決影響部門工作和形象的5個突出問題。


    擺脫“文山會海”—


    下沉解決“急難愁盼”


    為了讓干部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抓工作落實,該市制定出臺《關于整治形式主義、改進工作作風的五項措施》,以制度規范擺脫“文山會海”問題。從市委做起,市委常委會每兩周召開一次,議題主要研究重大事項、實際問題,堅決杜絕泛泛而談、為開會而開會。實行周一、周三“無會日”制度。在發文方面,規定政策性文件、綜合性公文不超過8頁,專項公文不超過5頁。


    找準服務群眾著力點,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制定下發《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重點抓好群眾普遍關注的住房、環境及信訪等大事、難事,讓群眾看到更多變化、得到更多實惠。


    抓老舊小區改造。去年高標準完成了68個老舊小區改造。今年將把上年度第二批35個小區改造好,同時,新改造43個小區,抓成讓百姓滿意的里子工程、良心工程、民心工程。


    抓南北河綜合整治。在建成7.1公里林廊、完成兩處綠地公園建設的基礎上,今年必保完成林廊30公里、堤防7.1公里、鋪設道路13.3公里等任務,建成71個沿岸口袋公園,打造十大綠地空間、百里生態林廊、千畝果林花海、萬頃碧水清河,努力形成宜居宜業的“生態空間、綠地空間、慢行空間、文化空間”。


    抓信訪積案化解。全面壓實“四級書記抓信訪”“黨政領導雙包保”責任,書記、市長帶頭接訪處訪,細化梳理5個重點領域信訪突出問題272件,已化解191件,剩余問題全部落實包保領導,專班推動化解。中央第八巡視組交辦信訪案件已全部辦結,中聯辦交辦695件重復信訪積案已化解531件,化解率為76.4%,信訪積案化解90%以上。


    樹立鮮明導向—


    持續激勵擔當作為


    堅持事業為上、任人唯賢,嚴格把好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能力關,使所任用的干部既德配其位,又才配其位。


    加強政治素質考察,把好干部選用政治關。在選人用人實際工作中,堅決把政治標準作為首要標準,對考察對象進行嚴格政治“體檢”, 做到“首關不過、余關莫論”。制定《關于加強市管干部政治素質考察的實施意見》,依托“政治表現要問、政治認知要談、政治鑒定要做、政治自評要報、政治素質要測、政治理論要考”6項舉措,挖深挖透干部政治方面的深層次情況和潛藏性問題,切實考準考實干部政治表現。


    加強綜合把關研判,把好干部選用廉潔關。在動議過程中,就擬提拔人選廉潔情況向市紀委監委征求意見;在考察過程中,由黨委(黨組)對人選廉潔情況出具鑒定,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長)“雙簽字”。發揮各種考核機制疊加效力,把年度綜合考核、日常近距離考核、選人用人“一報告兩評議”、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結果等結合起來,廣泛運用選人用人檢查、環保督查、扶貧專項考核等結果,建立干部表現正負面清單。


    加強一線考察了解,把好干部選用能力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重要指示,堅持從考察對象履行崗位職責、承擔重點任務等工作中,分析掌握干部的一貫表現,重點聚焦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放管服”改革等重點工作,在關鍵時間、關鍵節點識別干部表現。印發《市管領導班子和市管干部平時考核辦法(試行)》,建立“零距離”考察機制,執行好常態化聯系部門地區制度,通過參與各地各部門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點工作落實過程,掌握干部在重大關頭、關鍵時刻表現的第一手資料,考察干部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樹牢重實干重擔當重實績選人用人導向。真正把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敢于斗爭、不怕困難、不回避矛盾和問題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形成了“用好一個激勵一片”的示范效應。2020全年市管干部任職公示期舉報件僅3件,較2018年、2019年分別下降86.74%、70.43%。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不斷鞏固,選人用人滿意度顯著提升。


    進一步完善正向激勵的體制機制。先后選樹市政府原副秘書長陳蕾妍(掛職)、梨樹縣農業農村局原黨組書記、原局長孫大海、梨樹縣農業推廣站站長王貴滿等先進典型,在全市干部中形成了“只要干得好、有業績,不愁組織上看不到”的共識,工作勁頭越來越足。


    激勵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擔當作為,相繼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振精神激勵全市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市管干部經常性談心談話制度》《關于干部常態化交流輪崗的五條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受處理處分干部管理使用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開展談心談話336人次,對11名任職5年以上的市管干部進行輪崗交流。堅持“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認真落實容錯糾錯、受處理處分干部關懷管理“兩個辦法”,64名干部處分影響期滿后被提拔重用或晉升職級。


    進一步釋放“職務職級并行”政策紅利。堅持關心關愛、激勵擔當作為并重,干部職級晉升優先考慮年齡較大、任職時間長、表現突出的干部,讓擔當干事、沖在前頭的干部吃香出頭,樹牢“重實干重擔當重實績”“優秀者優先、能干者能上”的鮮明用人導向。優化審批程序,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由市委常委會研究,二三級調研員由市委組織部部務會研究。按照《平時考核辦法》,對于擔當實干、一時難以提拔的干部,予以職級晉升。2020年以來,晉升二級巡視員12人、晉升一級調研員49人、晉升二級調研員31人、晉升三級調研員164人。


    突出以案示警—


    努力提高治理效能


    四平市紀委監委按照“1133”工作思路,突出以案示警,努力提高治理效能。


    聚焦民生領域。從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和反復出現的問題入手,制定了民生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鄉村振興專項監督實施方案、供熱領域專項整治實施方案。2020年以來,全市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745個,處理856人,黨紀政務處分620人。深入開展人防領域問題專項整治,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問題線索25件,立案15人,黨紀政務處分15人,組織處理16人,移送司法機關4人。


    聚焦營商環境。制定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大對典型案件查處力度。去年以來,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置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線索72件,立案4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0人,組織處理23人,移送司法機關7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件2批次5起6人。


    聚焦“四風”問題。以“作風建設年”為契機,開展新風正氣宣傳教育,著力清除圈子文化、面子文化、官本位等“不良基因”和“生存土壤”。制定印發了《關于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指導意見》《關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認定與量紀處理實施辦法》《深化作風建設制度匯編》,健全完善制度機制。協助市委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糾治“四風”。去年以來,全市共查處“四風”問題134個,處理147人,黨紀政務處分126人,其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65個,處理75人,處分62人;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69個,處理72人,處分64人。通報曝光8批次29個問題44人。(吉林日報記者 崔維利 袁松年)



     









    版權所有:中共四平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四平市監察委員會

    吉ICP備16006071號-1       吉公網安備 22030202000126號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