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語清風 | 克勤小物成大事

- 微信
- 新浪微博
- QQ空間
任何一件大事的順利完成,表面看似偶然,其實是各種小事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小事做好。元代大儒許衡有言:“克勤小物,而后盡于大事”,意思是說,在細微小事上勤勉耕耘,方能最終成就宏偉功業。告誡人們要注重細節小事,善于從淺處、實處、小處入手,做好每一件小事。
克勤小物是一種做事風格,體現一個人對細節的關注和重視。抓細節、勤小物,重小處、矜細行,是古人從政為官的經驗,也是修身律己的方法。古之成大業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東晉名將陶侃行事細膩,小到竹頭木屑,大到設城駐兵,考慮頗為縝密細致。他命令兵士將造船剩下的木屑和竹頭全部收集起來。后逢大雪,天晴雪融,木屑正好用來墊路防滑。多年后,造船伐蜀時鐵釘不夠,所貯竹頭也派上了用場。清臣曾國藩以“不茍不懈,克勤小物”為做事準則,養成了早起、練字、寫日記、讀書等習慣,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在他的軍事和政治生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饲谛∥,終成大器。能勤勤懇懇做好每一件小事,嚴以律己管好每一個小節,方有可能成就非凡事業。
克勤小物重在務實,背后體現的是一個人對責任的擔當和履行。宋代朱熹在《近思錄》中提到:“克勤小物最難。欲當大事,須是篤實!被鶎尤罕姷氖拢芏嗍且恍┢匠,嵥槭,但卻都是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好這些事,是黨員干部磨煉自己的機會和進步的階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積極作為。為掌握蘭考“三害”的資料,焦裕祿靠著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走遍蘭考120多個生產大隊,行程2500多公里。黃文秀僅用兩個月時間就走遍百坭村溝溝坎坎,手繪出“民情地圖”,小小一個點,短短一條線,濃縮了百坭村的山水風土、村情民意,清楚地標記了貧困戶們的具體信息。不少優秀黨員干部之所以受到群眾的愛戴和好評,成為讓人敬仰的模范,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撲下身子,將“小事”做細做實、做到群眾心里去,他們用一件件平凡小事詮釋了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做到克勤小物并非易事,“小事”雖小,卻考驗人的意志、磨礪人的品性。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有高超境界,勤學苦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相傳他在池邊練習書法,以致池水變黑。若干年后,其子王獻之磨墨練字,也用完了整整18缸水。若無堅如磐石的毅力和韌勁,屑于小事怕吃苦,對于身邊的小事或事務不能保持勤奮的態度,這樣的人也注定做不出大事。所有偉大,始于微末,涵養“克勤小物”的吃苦精神,就要明白“志在高山行在微”的道理,把小事當大事干,敢于吃苦、善于吃苦、樂于吃苦,多積尺寸之功,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干事創業是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我們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動力源!靶∈隆辈恍,國家的“大事”也是由一件件具體的、事關千家萬戶的“小事”構成。黨員干部在干事創業的過程中,要克服好高騖遠、急功近利的心理,摒棄不在乎小事、不愿干小事的心態,精耕于細微之處,踐行于毫末之中,從簡單事、平凡事、具體事抓起,拿出“事不避難”的勇氣和“日拱一卒”的韌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往前走,才能行穩致遠。(朱文哲)
上一篇:廉語清風 | 脫略時看點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