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igyo"></ul>
  • <kbd id="oigyo"><pre id="oigyo"></pre></kbd>
    <samp id="oigyo"></samp>
    <th id="oigyo"></th>
    <kbd id="oigyo"><pre id="oigyo"></pre></kbd>
    <th id="oigyo"></th>

    四平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議召開

    來源:四平日報 發布時間:2023-09-14 閱讀次數:10316
    X
    分享到 - 微信

    郭靈計楊海廷講話 劉青川陳德明侯川出席



    9月13日,我市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議。  張艦 攝


    9月13日,四平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中央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及相關文件精神,全面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動員全市上下凝神聚焦、迅速行動,全面掀起開展主題教育的熱潮,凝聚加快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磅礴合力。市委書記郭靈計主持會議并作動員講話。省委第四巡回督導組組長楊海廷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第四巡回督導組副組長劉青川,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德明,市政協主席侯川出席會議。


    郭靈計指出,要校準思想航標、匯聚奮進力量,深刻領會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是持續深化理論武裝,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務本之策,是勝利推進歷史偉業,引導和激勵黨員、干部樂于擔當、敢于擔當、善于擔當的關鍵之舉,是始終從嚴管黨治黨,以自我革命精神使黨永葆先進、永葆生機、永葆本色的必由之路。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學思想、強黨性、鑄忠誠、增才干、顯擔當,樹立造福人民的政績觀、鼓足擔當有為的精氣神、練就干事創業的真本領,奮力譜寫新時代四平振興發展新篇章。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突出問題導向,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將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到底,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保駕護航。


    郭靈計強調,要堅定政治方向、攻堅重點任務,全面準確把握主題教育的目標要求。要準確把握總體要求,切實將“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所有工作都要與其對標對表,避免虛化泛化、走神散光,確保方向明確、主線清晰、取得預期效果。要深度聚焦目標任務,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做到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要融合推進重點措施,做到理論學習融會貫通,調查研究走深走實,推動發展創新突破,檢視整改動真碰硬,建章立制務實管用。


    郭靈計要求,要扛牢使命職責、夯實組織保障,確保全市主題教育取得扎實成效。各級黨委(黨組)要嚴格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壓實主體責任,提升工作實效,強化統籌兼顧,注重宣傳引導,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這項重大政治任務。


    楊海廷強調,要注重把準目標要求,深刻認識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充分借鑒運用全省第一批主題教育成功經驗,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取得實效。要注重突出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實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精準科學作出安排,改進組織指導方式,堅決防止“上下一般粗”。要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把主題教育的成果體現在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上,體現到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要注重抓好統籌銜接,主題教育從第一批轉入第二批是一場接力賽,必須堅持前后貫通、上下聯動,防止彼此割裂、批次脫節。要注重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多在實效上用功、少在形式上費勁,堅決防止形式化、套路化、表面化,確保主題教育的政治性和嚴肅性。要注重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主題教育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指導組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和省委要求,與四平同題共答,把巡回督導工作寓于幫助服務之中,推動主題教育取得扎實成效。


    省委第四巡回督導組成員,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及辦公室負責同志;市直各黨委(黨組)、各人民團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市屬企業、市屬大專院校主要負責同志;各縣(市)區黨委書記、組織部長,各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體人員參加會議。


     









    版權所有:中共四平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四平市監察委員會

    吉ICP備16006071號-1       吉公網安備 22030202000126號  網站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