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用鐵的紀律守護綠水青山

- 微信
- 新浪微博
- QQ空間
近年來,伊通縣紀委監委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精神,認真貫徹市紀委監委關于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工作部署,圍繞凈土、碧水、藍天三大保衛戰開展精準監督,確保生態環境治理取得實效,助力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伊通。
以“礦坑復綠”為切入點,留“青山常在”
“變化太大了”,日前,伊通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來到河源鎮板石村廢棄礦山督導生態修復工作時看到,平平整整的覆土上,新栽種了一排排樹苗,為礦山帶來一片盎然綠意。而據當地村民回憶,就在半年前,這里還是坑洼不平的廢棄礦山,到處都是遺留的礦坑、荒料。
河源鎮板石村礦山的破敗景象正是板石村村委會原主任孟慶革肆無忌憚非法采礦造成的,這里也一度成為當地群眾聞之色變的生態污染重災區。2017年孟慶革因涉黑案“落網”,為早日恢復良好生態環境,伊通縣紀委監委針對河源鎮板石村廢棄礦坑復綠問題,召開現場調度會,責成河源鎮黨委、縣林業局主要負責同志拿出可行意見,限時加以解決,并對礦坑復綠工作進行全程跟蹤監督,保障如期完成。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河源鎮板石村廢棄礦山實現綠化7632平方米,栽種樹苗4000余株。
在做好礦山整治“后半篇文章”的同時,伊通縣紀委監委緊跟縣委關于嚴厲打擊非法采礦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作用,先后配合關停非法采礦企業85家,并對涉礦工作人員履職情況進行督導檢查,2019年以來,共發現解決問題21個,處分21人。
以“河道治理”為著力點,讓“綠水長流”
“個別基層村干部利用職權非法采砂謀利,導致當地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這樣的教訓值得我們深入反思……”針對伊通縣西葦鎮孤山河村原支部書記王某非法采砂,肆意破壞生環境的問題,伊通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
2019年,這一問題被省委督導巡視組發現并予以反饋,縣紀委監委認真抓好反饋問題整改工作,通過深入剖析,舉一反三,對伊通河道污染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檢查,會同縣水利局、縣環保局、縣公安局以及各鄉鎮聯合行動,嚴厲懲處河道污染和破壞行為,督促查處違法采砂案件30起,取締違法采砂點28個。建議縣政府制定《2020年度河道采砂清淤實施方案》,督促各鄉鎮切實履行屬地河道管理責任,加強沿河植樹綠化護堤工作。
對于西葦鎮孤山河村原支部書記王某非法采砂案暴露出的“監管責任不到位、問責不夠精準”問題,伊通縣紀委監委認真反思,深入查擺,進一步壓實監督責任,加大對監管工作失職失責人員的問責力度,嚴厲追責問責5人,在全縣形成有力震懾,為河道生態治理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以“秸稈禁燒”為發力點,使“空氣常新”
“雖然已經明確要求不能焚燒秸稈,但還是有的村民保護意識不強,燒得一片濃煙滾滾,嚴重污染空氣。”伊通縣紀委監委一位紀檢監察室負責人表示,“正值春季防火期,要督促嚴格管控秸稈禁燒行為,守護好頭頂這片藍天。”
春播前夕,伊通縣紀委監委緊緊圍繞春季農村秸稈焚燒問題,會同縣委組織部等部門開展督導巡察,重點查看責任落實情況、日常督查情況和值班人員在崗情況,發現問題現場提醒、現場督促整改,對落實秸稈禁燒工作措施不力的鄉鎮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并對問題嚴重的鄉鎮進行談話提醒。同時,接受群眾舉報,對反映的問題快速處置,確保監督檢查無死角。
2019年以來,伊通縣紀委監委全面強化對藍天保衛戰工作責任和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截至目前,立案35件,處分27人。全縣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AQI指數保持在50上下,空氣質量改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