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 “督、查、改”同向發力 助力鄉村振興

- 微信
- 新浪微博
- QQ空間
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農村社會治理、集體“三資”管理歷來是農民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鐵西區紀委監委把農民身邊的事確定為重點監督項目之首,深化運用協同聯動監督機制,突出辦案與治理并舉,全方位規范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領域相關工作,推動摸清底數、規范權屬、有效利用,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監督保障。
區紀委監委強化協同聯動,構建監督網絡,深化“室組”協同,紀檢監察室會同派駐紀檢監察組,對區農業農村、農經、自然資源等相關單位提供的亂占耕地、資產清查、資金發放臺賬等方面材料梳理分析,做到信息互通、問題匯集。同時,強化“組室地”協同,整合相關工作聯絡指導組、紀檢監察室、鄉紀委監督力量,加強信息共享、發現問題、深挖線索、案件查辦、督促整改的銜接配合,構建貫通協同的立體監督網絡,同向發力、集中攻堅。
人民群眾的痛點、堵點、難點,就是紀檢監察機關的關注點著力點,區紀委監委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以案件查辦引領全局,深挖徹查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背后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懲治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近年來,區紀委監委圍繞農村“三資”問題,處理處分29人。案件多為非法占有耕地、違規發包機動地和林地、違規使用大額資金報銷費用的問題。為此,針對集體資產清查存在的各類問題,下發工作提示函,督促制定了《平西鄉“三資”管理制度》,認真排查村賬,把長期掛賬的往來賬、呆死賬進行核銷,做到賬目清晰,并建立資金資產臺賬,確保規范運行、有效利用,以有力監督推動守好村集體“錢袋子”。
圍繞機動地平臺交易占比不高的問題,區紀委監委積極推動機動地發包入市交易,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針對農村集體產權入市交易工作中存在的土地發包面積不明確、發包時間過長或超期等問題,建立農村土地資源流轉監管平臺APP,全方位監督平西鄉土地交易情況,進一步實現農村土地資源平臺化、信息化管理,使集體土地資源實現利益最大化。同時,通過信息平臺、村務公開欄等多種渠道,定期向村民公布“三資”管理情況,包括財務收支明細、資產資源變動情況等,接受村民的廣泛監督。
區紀委監委按照“早發現、早介入、早治理、早解決”的工作思路,針對查辦案件時,暴露出個別村失管失控垃圾集中堆放問題,聯合農業農村、農經、環保等單位舉一反三,對平西鄉20個村全面排查、整改,修復55處破損的垃圾堆放點,復原使用5處村民私自封堵、改變用途的垃圾堆放點、糞污點,對4個村的臨近河道垃圾堆放點關閉處置,采取投放垃圾筒、保潔員定時定點收集的措施。“以前村里的生活垃圾亂堆亂放,弄得村里又亂又臟,多虧了紀委的同志,現在有人按時來清運垃圾,環境干凈多了,看著比以前舒心多了。”村里群眾高興地聊起了最近的變化。
“民生無小事,件件連民心。”區紀委監委將緊盯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從一個個監督“小切口”入手,督促職能部門在長效化“答題”中做細做實為民“大文章”,使群眾切身感受到真變化真成效。